一.紫檀包浆是什么样子?
这一篇给大家看点包浆图片,我知道你们最喜闻乐见的就是这个了。
自然光下的包浆
拍摄环境中的窗户和天空的倒影面积其实对图片效果影响很大,这些反光面积很容易误导别人以为是包浆。所以看得时候要注意不要被倒影影响到。
摄影灯下的包浆
二.紫檀为什么会有包浆
1. 包浆的原理
包浆是小叶紫檀与空气发生氧化的同时内部油脂分泌到表面,形成一层浆覆盖在珠子外面。包浆后的小叶紫檀在阳光下呈深紫色,表面的包浆形成荧光效果,让整个手串看起来浑厚大气,颜色深邃。这也是绝大多数小叶紫檀玩家追求的结果,所谓小叶紫檀的可玩性指的就是包浆。
料质好未包浆的手串
内圈:未包浆,外圈:包浆
包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2. 包浆的条件
油性才是根本,盘只是辅助,包浆的原理决定了,只有油性好的小叶紫檀才能包浆快而且杂质少。油性差包浆形成过程太长,相对容易积累脏物变黑,与氧化自然氧化变深色不同,这种黑是很脏的黑,就像一颗黑煤球。青山的观点是油性和料质是成正比的。我们只需要找到挑选料质好的手串,油性一定好。
左边:料质好的手串,右边:料质差的手串
料质好与料质差的对比
料质好的手串
料质差的手串
三.怎么盘才会包浆?
看到这么眼馋的包浆图相信大家都手痒了,废话不多说,献上盘玩方法建议:
1. 先密封保存半个月以上
刚收到先密封保存半个月以上,现在基本都是网购,买家和卖家地理位置相隔较远,两地气候或多或少都有些差异。密封保存半个月是为了减少温度、湿度变化,也就是避免水土不服的现象。
比如为了磨练心性,相信也不希望最终盘出一串黑煤球,包浆效果好的前提是料质要好,对,我又要强调这一点了,因为包浆跟料质的关系很大,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五遍都不为过,料好!料好!料好!
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给出准确的包浆时间、效果等。假如我说大概半年,那么这仅仅只是作为参考。原因很多,一来没有人做过全面的大范围的对比测试,这个金额投入实在是不小;二来紫檀是天然产物,每一棵树乃至每一个细胞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变化无穷,说的太死只能说明见的还不够多。
2. 密封保存半个月之后,再悬挂处理。
见下图
3. 另外一种是放置包浆。
这两种方式效果差不多,差别是放置要偶尔翻面,不翻面的话两面会有些色差;悬挂的优点是四周受光比较均匀,缺点是挂起来有点碍事儿。
悬挂和放置这两种方式接触的油汗水最少,而且氧气充分、光照合适。所以理论上这种方式最终的包浆效果是最好的。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好几年前买的紫檀,扔在角落里偶然翻出来盘一小会儿包浆效果无敌。其实原理是一样的。
像金刚、星月这些本身油性有限,所以需要用手多盘。好的小叶紫檀油性出众,自身氧化之后就能形成包浆。
备注:要注意两个问题
放在什么地方?
挂在房间里,不要直接晒到太阳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平常还是要有亮光。通风,但不要放风口。
挂多长时间?
没有上限,时间越长包浆越醇厚,几年几十年都可,时间越长越好。放在那儿哪怕落灰了也不用管,只要表面没上油是不会渗入灰尘的。
对于视觉效果而言,基本上前半年的变化是最明显的。所以我建议对于包浆效果要求高又不是仅仅作为收藏用的可以先悬挂或者放置半年,再拿出来盘玩。
4. 盘玩姿势
盘玩其实很简单,随自己习惯就好了,注意稍微轻柔一点就行。
① 手套盘
手套建议使用普通棉手套就可以了,棉手套抛光亮度合适而且也比较轻柔。
就这样轻轻地慢慢地捻,泡一壶茶,放点轻柔的音乐,点上一些檀香粉,闭目养神。
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上,体会佛珠经过的手感,计数佛塔弟子珠对每个轮回的提醒,甚至感受手上血管中血液的流动。
感受跃然于手上极少而又极多的变化,把手上的感官放大到极致,发掘更多细微到平常根本无法察觉的变化。
这样的冥想时光能让我完全静下来,欢迎大家多尝试。
② 双手盘
双手盘接触面积更大,受力更加均匀一些。
③ 袋盘
袋子要求里衬最好是棉的或者绒的,外层要隔汗。
盘玩袋就可以一直用同一个,这样盘玩袋内部接触紫檀染色之后会对包浆有促进作用。
没有合适的盘玩袋也可以装在手套里盘。
④ 干手盘
每次盘玩之前洗干净手,擦干后用干手直接上手盘。
干手盘的效果不亚于放置或悬挂包浆,也许是多了一分“人性”吧。
不要用麂皮手套甚至搓澡巾,麂皮手套因为表面摩擦力太大最终会把棕眼越盘越明显。
四.盘玩保养的常见问题
1. 紫檀盘坏的几种情况
我们经常说一串紫檀发乌了,被盘“坏”了。为什么会发乌呢?
左边:发乌的手串,右边:包浆的手串
发乌与包浆的手串对比
①发乌,最主要的原因是脏。
紫檀自身氧化包浆的过程本来也是颜色越来越深,从一开始的桔黄到深红再到紫红,最后到深紫色。
但是,这个过程是理论过程,实践中由于不断接触灰尘、细菌以及其他的一些容易通过油、汗、水等渗入紫檀内部就会发乌。
发乌的手串
如果没有油汗水等介质,灰尘则没那么容易渗入紫檀内部。
这个道理其实挺容易理解,比如在一张没有经过任何表面处理的木桌子上吃饭,菜汤滴到桌子上马上就会留下深色的印,这个印不仅仅是在表面上,哪怕把表面打磨一层还是会有印。
这个过程其实跟紫檀发乌的过程非常接近,只是紫檀密度比普通的木材高很多,油脂渗入的量和深度都会比普通木材少很多。
但紫檀毕竟还是木头,还是会怕油、汗、水。
② 紫檀的油没了
什么情况下油会没了呢?暴晒、风干。这个更容易理解了,很多农村里的房门那种老木头时间长了就容易风干。
油性极差的手串
③ 最后一种“坏”的原因是裂
温差变化大、湿度变化大会让紫檀容易开裂。这点冬天的时候要非常注意,夏天还稍微好点。(也就是说冬天的时候我还可以炒炒冷饭,再写一篇紫檀冬季保养注意事项)
开裂
2.盘乌了怎么办?
重新打磨,从头再来
一般的“乌”不会渗透到太深的部位,所以只要重新打磨一下就能恢复到本来的面目,会比原来的深一些,因为紫檀内部也会氧化的,只是比表层慢。
如果自己打磨的话,一定要注意砂纸目数要逐步提升,不能跳级。
不过打磨其实对于技术要求挺高的,使用的砂纸、机器、转速、打磨力度、手法都会影响到珠子表面效果。
哪怕专业的师傅打磨,还是依然会有一定的报废机率,所以还是尽量把这个活儿交给专业的人。注意一定要交待不要胶磨,现在很多加工的地方都会习惯性胶磨。
3. 泡水了怎么办?
拿出来晾干装袋密封一段时间,也可以放一些紫檀粉在里面。
有人管这个叫醒珠。只要不是脏水,干了之后油性基本上会恢复的,盘玩就从头再来吧。
4. 颜色很黑的珠子能不能买?
“黑”分几种情况
①.料本身颜色深。有些料存放了很久或者长了很久,已经氧化到一定程度了。这种买了其实跟买直接包浆的是差不多的,差的就是珠子表面状况跟盘玩后不一样。
深颜色料质的手串
②.珠子做出来妥善存放时间很长而发黑。这个跟前一条一样。
③.长期抹油而造成发乌的“脏黑”,离得越远越好。
抹油发乌的手串
5. 紫檀包浆最后颜色就是黑色么?
另外科普下紫檀的最终颜色不是黑色,是深紫色,黑色和紫色的区别在于:强光下看,紫色会透红,而黑色不会。
白色射灯下的包浆
6. 包浆后看不到纹理了么?
并不是!
保护得当,在阳光下一定可以看见纹理的。
见下图:
暖光射灯下的水波纹手串包浆
强光台灯下的水波纹手串包浆
上图几张图片中的水波在包浆后清晰可见,可以参考一下鱼鳞纹和瘤疤包浆效果,理想状态在阳光下应该是这样清晰可见的。
再次提醒,料质好的才可能有这样的包浆。上面那几串都是4.5星到5星的,不知道怎么分辨料质的请翻到前面去看《紫檀料质分级标准》。
7. 包浆后牛毛纹,棕眼会消失吗?
不会!
用图说话:
自然光下的包浆手串
上图是光线很强的条件下看见的棕眼状态,棕眼在形成包浆后确实会没那么明显一些的,但不会消失。
基本上达到4星以上的料质,包浆后在一般的光线下棕眼不大看得出来,只要光线比较强的时候,比如大太阳下、手机闪光灯拍照才会看得比较明显。所以大家其实对于棕眼不必过分纠结,无踪眼固然好,但确实极其稀有。
8. 如何识别假包浆
网上的假包浆图片很多,特别是有几张高抛的图片,红遍大江南北,很多商家都把这几张图拿来说成包浆。手头只有一张,大家看看高抛和包浆的区别。
网络上的高抛手串图片
跟前面包浆的图片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为什么刚买来的时候油润光滑的,越盘越失去光泽?一种情况是因为高抛,抛地比手套或者手的目数还高,再用手套一盘不就没原来光滑了么。
另外一种可能是盘太勤了,跟前面说的一样重新打磨或者装密封袋密封一段时间。
9. 用麂皮手套盘好不好?
不好!
根据我的经验,麂皮手套盘出来棕眼立体感非常强。
10. 挂在车里可以不?
不要挂在观后镜上,放在挂档的地方稍微好点。特别是夏天,长期停在室外的时候千万不要挂着晒。
不是不能晒,要注意度,偶尔晒没问题,长期暴晒油性就没了。而且车内外温差大,容易造成开裂。尤其是瘤疤要小心。
11. 盘一放六好还是盘七放七好?
少盘肯定是没问题的,放置和悬挂包浆可以说是捷径。方法得当,多盘些也没什么问题,但一般情况少盘会比多盘效果好。尤其不用具体到每天一定要盘多少分钟,然后放多少小时。就没意思了,随性一点。
12.盘久后绳子断了怎么办?
这个情况挺常见的,长时间的盘玩对绳子的摩擦很厉害,没有不会断的绳子,只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建议定期更换绳子,具体时间看个人盘玩频率了,没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