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紫檀的鉴定分两种,一种是鉴定真假,一种是鉴定好坏。相信这也是困扰大部分新手的问题。
什么样的小叶紫檀算好?
新手很容易被各种炫酷的名词困扰,满金星、爆满金星、满鱼鳞纹、满瘤疤、水波纹、火焰纹、龙鳞纹、熊猫眼、一线天blablabla。。。当这么多炫酷的特性摆在新手面前的时候,怎么判断一个小叶紫檀的料子好坏就变成了一个谜团。
当我们忘了这些“顶级”词汇之后再去看料子本身好坏,发现又有一大堆名词。老料、新料、野生老料、平地林、速生林、拆房老料、风干料、琴料、马车料blablabla,这些听起来没那么炫酷,但是又是千头万绪了。
无论这些特性或名称多么帅气,一串小叶紫檀的基础是“油性”。还没有搞懂油性就去玩顶级,基本上就是等着被下大药了。
以后青山文玩会带着大家一起玩“顶级”,通俗地讲就是带你装逼带你飞。但是今天我先让大家看懂小叶紫檀料子好坏的根本---“油性”。
油性是包浆的基础,油性好包浆又快又漂亮,油性差就只能天天研究包浆方法了,关键是研究来研究去还是没用。
辨别油性的主要方法?
1.毛孔(棕眼和牛毛纹)的大小和疏密程度
毛孔的叫法很多,也可以叫导孔、导管。毛孔之于小叶紫檀相当于人的血管,树龄越大木质越紧实,毛孔也就越细小。棕眼和牛毛纹就是毛孔不同切面的表现形式,横切面的毛孔就是棕眼,纵切面的毛孔就是一条牛毛纹。毛孔越细就代表油性越好,毛孔越少油性也越好,毛孔接近没有就叫泥料。毛孔在自然光下观察效果最佳。很多新手发鉴定图,灯光昏暗更本看不清毛孔,让人无从判断。
2.生长纹
生长纹越模糊,油性越好;生长纹越明显,油性越差。生长纹也是判断料子新老和成长环境的依据,野生老料生长纹不规则且模糊。速生平地林新料生长纹非常规律。
以上两点就是看图判断油性的依据。看懂这两点,你就能帮别人鉴定油性了。
3.重量(判断密度)
密度和油性呈正比关系。密度好也代表着油性好。以前买小叶紫檀手串,大家都喜欢上手掂一掂,越压手就是密度越高。但现在由于市场上很少人做标准尺寸,重量也没办法直观判断出密度了。
4.珠子碰撞的声音
手串捏在手里让珠子相互碰撞的声音也能反应出密度高低,也是判断油性的重要标准。越接近石头碰撞声的油性越好,越接近普通木头撞击声的油性越差。声音越锐越好,越钝越差。
5.荧光效果
玻璃底和包浆后的小叶紫檀从表面能够看到内部,非常通透深邃。这种效果也叫荧光效果。一般情况具备荧光效果的手串,油性也会比较好。但荧光效果和油性不是必然等比关系,只能作为参考依据。
6.其他,火焰纹、水波、瘤疤
还有一些其他的判断依据,例如火焰纹、瘤疤、鱼鳞纹一般油性比较好,带水波一般油性比较差。
油性的坑有哪些?
1.高抛、打蜡、胶磨
这些表面处理工艺,让人看不清棕眼和牛毛纹。看起来像无棕眼泥料,但实际上油性很差。所以要多个方面判断才能排除这些作假手段。比如棕眼细腻但是生长纹非常明显和规律,那就要怀疑一下了。
2.上油
有些商家为了拍摄吸引人的图片,在珠子表面上油,或者买家收到的珠子上过油。让人以为油性好,其实不然。上油会加速小叶紫檀氧化,更快变黑。北方气候干燥,也有一些玩家会在刚收到手串的时候上一些油保护一段时间,避免珠子开裂。
3.珠子尺寸加大
目前珠子尺寸加大已经是趋势了,所以这时候单纯以重量判断密度和油性一定要注意。
4.颜色深
对于新手串来说,颜色深不代表油性好,有可能是放的时间长,也有可能是经常上油黑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