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地理分布
紫檀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纹不明显。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将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紫檀是豆科的一属,约有十五种,多产于热带。其中有两种分法。紫檀,俗称小叶檀;一为蔷薇木,俗称大叶檀。小叶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径多在20厘米以内,再大就会空心而无法使用,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几乎看不出纹理。一般认为中国从印度进口的紫檀木是蔷薇木,即大叶檀。大叶檀纹理较粗些,颜色较浅些。打磨后有明显木线,即棕眼出现。
紫檀历史沿革
紫檀名称由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紫檀之风,是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的国家。紫檀之名,最早出现于1500年前的晋朝,崔豹《古今注》云:紫檀木,出扶南(指东南亚),色紫,亦谓之紫檀。到唐朝的时候,已有诗为赞。王建宫词之九七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孟浩然之凉州词也云:“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可见,唐代已经知道紫檀是做琵琶槽板的好材料。
紫檀文献记载
《中国树木分类学》分类为“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木只有一种,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叶紫檀”。
《古今注》,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