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檀九空”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带有文学色彩,这也和我国引进的紫檀木等级较低有关,实际上实心的紫檀木大有存在。尽管如此,紫檀木空心率高也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么,紫檀木空心或心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对此,国内外研究者多有自己的观点,网上也不乏各种言论。这里,笔者试着对一些说法作以分析,也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图:一根未空腐的紫檀木横截面,已打磨抛光
营养匮乏说——合乎逻辑的错误
“营养匮乏”之说应该是目前关于紫檀木空心原因的主流解释,也是网上出现较多的言论,现选几则具代表性的摘录如下。
如,“这是因为紫檀的野生林通常需800年才能长到直径20厘米左右,由于生长环境恶劣,养分极度匮乏,紫檀为了保护自己,自身会慢慢吸收心材的营养,这就导致紫檀靠近心材的部分越来越酥软,直至心材的营养完全被吸收,油脂也消耗殆尽,最后成为空檀。”
又如,“养分的极度匮乏,紫檀为了保护自己,其自身身会慢慢吸取心材的营养,导致紫檀靠近心材的部分越来越酥软,直至心材的营养完全被吸收,然后发糠,发白,最后成为‘死檀’,油脂也消耗殆尽,好像木屑一样。我们人也一样,肚子饿了,心就空了,常说的一句话‘饿的心发慌’嘛。”
再如,“紫檀心材,料是嫩的,如果不砍伐,心材早晚会变空。十檀九空的说法告诉我,紫檀不是长出来就空的,而是二表皮在土壤肥沃的时候,吸收土壤的养分,一旦土壤贫瘠了,马上就会把心材的养分给吸走,这就是紫檀空心的原因!!”
图:已经锯解成木片的空腐紫檀木
持这种说法的多来自非专业人士,人云亦云者不少。其实这种说法和生态学家丹尼尔·扎森的观点差不多,他在1976年发表的《为什么热带树木的心会腐烂掉》一文中,提出了树木营养循环利用的观点,说的就是给养不足时心材的营养会被树木吸收,听起来合乎逻辑,但缺乏证据,长期未被研究界证实和认同。
图:一根严重空腐的紫檀木
病菌感染说——已被证实的真正原因
我国紫檀研究者周默在其专著《紫檀》(中华书局,2017年12月第一版)中认为:“空心或心腐的紫檀木除受病菌感染所致外,很重要的原因为受外力损伤;另一个原因中砍伐后树蔸截伐面留有树脂,这样极易受病菌感染,而使萌生之紫檀树产生心腐或空心。这是‘十檀九空’的主要原因。”
周默先生是紫檀研究翘楚,他这段简短的文字传达了两个重要信息——“病菌感染”和“外力损伤”。病菌感染已被证实是导致树木空腐的直接原因,但“外力损伤”也能直接导致紫檀木空腐吗?笔者认为外力损伤并非是直接原因,其应该只是导致紫檀木发生病菌感染的原因之一,是重要的间接因素,作者不过是语言表达不准确而已,其实他后一句话对紫檀再生树的表述也透露出了这个意思。
曾担任印度古德伯区林业官员的T.A.Whitehead先生认为,“一种当地的传说认为紫檀树长到周长40英寸(101.6厘米,折合直径32.3厘米)的时候就会烂心,这无疑是事实,但原因并不是通常猜测的过老和过熟,我认为这完全是因为它在生长期受到了反复烧灼导致的伤害”。很多印度当地的资料都表明,印度紫檀林区发生火灾是常见的事情,而这一情况近年来通过加强管理得到了改善。
图:2014年3月20日蒂鲁帕提附近森林火灾的照片,印度官员认为烧掉的紫檀木价值8亿卢比约8000万人民币。
其实,林火烧灼之说和周默先生“外力损伤”说法是相吻合的。我们可以理解为,火焰烧灼就是外力损伤的一种,也就是火焰烧灼等外力伤害导致了病菌乘虚进入,从而造成紫檀木心材被感染逐渐形成了空心。
选择性牺牲说——揭示更深层次原因
先普及一点相关紫檀生长的基本知识。
紫檀干材由树皮、边材和心材构成,其中树皮和边材起着运送及贮藏水分和养分的作用,为我们所用的“紫檀”只是心材部分,心材在树木中仅起到支撑作用。
图:紫檀木边材和心材示意
心材是由边材不断地转化而来的,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学物理过程。简单地说,靠近边材最里面的薄壁细胞会因老化和缺氧逐渐死亡,死亡后细胞内原本贮藏的物质发生变化,出现树脂、树胶、色素、单宁以及碳酸钙等沉积物。不断死亡的细胞聚集渐渐形成紫檀木心材并持续增大。心材已没有生活细胞,也丧失了水分、营养的运输和贮藏功能,可以说是紫檀树中已经“死去的部分”。
由以上情况可知,既然心材已是紫檀木中“死去的部分”,就如同动物的死尸一样,对病菌等微生物的侵袭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虽然心材被包裹在树皮和边材内,但在紫檀木受到外力损伤时,病菌就会乘机侵入,而心材中富含的树脂等物质,则是滋养病菌的温床。因心材的芯部也就是木髓部分最先形成,细胞彻底死亡完全没有了防御,树脂等含量也较丰富,所以空腐现象多从心材的偏中心部位发生。
英国科学家提出过一个观点——植物空心可能是选择性地牺牲一部分化学防御来节省能量。他们认为,植物通常依靠化学物质来防御微生物或动物,而产生这种用来防御的化学物质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在能量供应不足时,就会放弃对自身无用部分的化学防御,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
这一观点和本章节所述基本相似,可以从更深层次揭示紫檀木空心和心腐的原因。
另,这里也涉及到了水和养分的供应情况,土壤给养不足时,树木对生长所需能量的获得肯定会减少,但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树木会直接从心材吸收营养,而是树木为减少能量消耗可能会放弃对心材的化学防御,切勿混为一谈。
图:一块略微空腐准备做珠子的紫檀木
对紫檀木不同空腐现象的解释
1.关于紫檀达到一定径级后才发生空腐的现象
病菌感染的只是紫檀的心材,心材通常在紫檀树生长10~20年才开始出现,幼龄紫檀树尚未长出心材也就没有空腐现象。
紫檀生出心材较小时,发生转化的大多薄壁细胞可能并没有彻底死亡,还有一定的防御能力,空腐现象也多不会发生。
紫檀心材径级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心材中心的细胞已彻底死亡完全没有了防御能力,如遇外力伤害病菌就会乘机而入,侵蚀心材从而造成空腐。
图:印度野生紫檀恶劣的生长环境
2.关于紫檀三种林态的不同空腐现象
紫檀天然林多分布于干旱多岩的丘陵山地,环境恶劣,林地贫瘠,火灾频发,存在着病菌侵袭的各种条件,所以空腐的居多,以至于被传说成“十檀九空”。
紫檀天然林的更新林(再生林),主要依靠树桩发芽及人工嫁接,而树桩上的树脂极易感染病菌,这类再生紫檀树一直生长在带菌环境中,再加上天然林区的不良条件,所以长大后几乎都会空腐。
紫檀人工林通常生长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进行人工干预促长,养分充足,管理良好,火灾和其它外力损伤甚少,所以不仅长得快空心的也非常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