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是木中之王,是世上最稀少、最名贵的木种之一,为家具中的顶级材料。其生长十分缓慢,百年才能成材,最大的紫檀木半径仅为十公分左右。木材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器物不能粗制滥用,务必要把每一件家具做好。
紫檀家具在木质纹路、雕刻花纹、图案和颜色方面极具天然独特,这对重于文物和收藏,讲究家具装修艺术的中国人来说更情有独钟。集目前除了故宫以外,国内其它博物馆及大收藏家的手中均有不少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
紫檀家具的做工也有其独特之处,故有“紫檀工”一说,即根据紫檀木的特性,按照独特的工艺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明式家具多用饱满、圆润、光洁、流畅的线条来展示其简洁、雅致、厚重。一般不加雕饰、光素结合,紫檀木本身高贵的质地、色泽、纹理及成器后给人浑圆、厚重、静穆的感受,这是“紫檀工”的一种。
另外一种,特别是进入清朝乾隆、嘉庆以后,为了尽显大清帝国的富裕、奢华,紫檀木坚重细密、油性重、色泽一致的天性则刚好满足工匠任意雕琢、展示才气的愿望,形成了图案设计布局精美、匠心独具的雕饰家具。
古代中国人不想征服木头,而是要与木头共存。很多明清紫檀家具不用钉不靠胶,只用榫和卯斗合在一起。历经几百年沧桑,木料已近朽烂,但主体结构没有松散,仰仗的就是严谨的榫卯结构,反映的是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简单的明式家具,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表达了文人注重内心世界平静悠闲、不事张扬的情绪,这种情绪贯穿着明式家具的设计。一个设计在今天能够有几十年的生命力就算不错了,而明清紫檀家具三四百年仍不落伍,可见当时文人设计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