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

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8-12-19责任编辑:紫檀记

紫檀并非“十檀九空”

紫檀空心的多是事实,但不至于达到“十檀九空”的地步。印度政府在公开拍卖中把紫檀木分为A、B、C、N(等外级)四级, A和B级多为实心料,C和N级多为空腐料。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1

图:安得拉邦第12次拍卖公示的A级料

历来实心料多流入日本和欧洲。

我国引入紫檀的背景复杂,渠道见不得光,对资源缺乏选择性,流入的紫檀木多相当于C和N级料,国内所见空心的也就多,加上商家有意无意的渲染,故造成“十檀九空”的民众印象。

印度政府在打击盗伐和走私中缴获了不少紫檀木,历次的拍卖中,均不乏A、B级实心紫檀。2018年8月14日进行的安得拉邦第11次拍卖第1轮中,总共推出的246.438公吨紫檀木,其中224.029公吨为A级,22.409公吨为B级。

据安得拉邦刚发布的消息,即将在今年11月27日举行第12次电子拍卖,将推出A、B级紫檀木772.097公吨。从公示的图片上看,大部分都是实心的。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2

图:安得拉邦第12次拍卖公示的B级料

紫檀也有大料

不仅普通民众,就是国内很多学者也认为紫檀无大料,事实上紫檀还是有大料的。

研究者周默在其专著《紫檀》(中华书局2017年12月第一版第38、39页)中说:“我接触紫檀木二十多年,小头直径最大的有53厘米的(长度为260厘米),长的紫檀木约390厘米左右。我国历史上也有不少紫檀木大料的记载,如雍正六年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来紫檀两根,共五百斤;雍正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做得一块玉紫檀木圆腿圆枨书桌二张,各长二尺二寸,宽一尺二寸五分,高一尺二寸。‘一块玉’即一块整板,宽度达到一尺二寸五分,可想其紫檀原木的直径有多大。”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3

图:紫檀拆房大料(房柱)

印度的紫檀野生林经过长期采伐,距道路近的早已伐尽,所剩均在深山,交通困难甚至无路可行,大材太重,仅靠人力无法搬运,而采伐紫檀非法,采伐者多在夜晚挑选能搬得动的砍伐,故大料少有流出。周先生在《紫檀》中就附了一张倒伏于野生林中的紫檀大树图片,长度为9米,小头直径约64厘米。

历史上,紫檀大料多在印度当地用于房柱或提炼染料,近年国内出现不少印度拆房料,其中不少也可称得上大料。另,印度的紫檀人工林如今已陆续成材,大料不少,尽管性能不能与野生林相比,但毕竟也是紫檀。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4

图:印度的紫檀人工林大料

紫檀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少

民国有个叫赵汝珍的,写了一本名为《古玩指南全编》的书,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盖紫檀难长,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亦紫檀为世所宝之一要因也”。

赵氏言论后来被人四处引用,曾一度演变为业界有名的“紫檀绝迹论”,这可能就是国人认为紫檀绝迹或稀缺的根源之一,而其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弭。

尽管并未绝迹,然紫檀还是濒危了。1995年2月,紫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两年后也将其列入。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情况是不是有了变化呢?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5

图:印度的紫檀林区

2015年4月11日,印度时报发表了一篇报道,名为《安得拉邦的180度转变:解除紫檀木的砍伐禁令》,介绍了紫檀主产区安得拉邦政府的一些想法,政府方面认为紫檀并不符合“一个物种被列入濒危的5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强调在Seshachalam森林这种珍稀树木分布面积达5500平方公里,有1400万棵树。

虽然安得拉邦政府事出有因,在环保主义者的抗议下想法最终也没能变成现实,却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尽管数量与全世界的需求相比并不是太可观,但紫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稀缺,印度还是有较多的林木储备的。

其实稀缺与否看看市场就清楚了,近些年国内好像从来没缺过紫檀木。

紫檀主产地并非迈索尔邦

国内较早出版的相关木材的专业书籍中,有不少都把紫檀的产地说成“迈索尔邦”,直到今天,网络资讯中仍能见到如此表述。

都知道紫檀主产于印度南部,然查看现在的印度地图,印度全境均不见有“迈索尔邦”,只有一个名为“迈索尔”的城市,它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第二大城市。难道是专业书籍有误?其实也有原由,迈索尔还真是一个邦,不过是在历史上,这个邦就今天印度的卡纳塔克邦。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6

图:紫檀主产区印度南部政区图

紫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产区,就是与卡纳塔克邦相临的安得拉邦。现在紫檀的公开拍卖多是由安得拉邦政府发起的,其在国内木业界可能比卡纳塔克邦更知名,书籍中为何不提呢?

原来,迈索尔历史上曾是紫檀的交易集散中心,紫檀在此汇集,再运送到世界各地,早期的研究者可能并没有条件去印度实地考察,货物从哪里来就认为那里是产地,何况迈索尔地区也确实出产紫檀,而后来的一些书籍则沿用了这个结论。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关于紫檀产地的认定并非那么简单,古籍记载中也众说纷纭,把集散地、中转地、引种地说成原产地的并不少见,我国、南洋、泰国、亚丁、印度洋岛屿等地都曾被认作是紫檀的原产地,相比这些,“迈索尔邦”算是靠谱的。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7

图:部分专业书籍中相关紫檀产地的表述

不过,既然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迈索尔邦”早已不复存在,如今再把紫檀的产地说成“迈索尔邦”,则会误导受众。

正确的说法应是:紫檀的主产地是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

紫檀濒危不是我国使用造成的

国人自古爱紫檀,历史上曾引进和使用了大量紫檀木,不少人据此认为,紫檀濒危主要是我国使用造成的,事实并非如此。

紫檀并非我国独宠,印度、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日本等都是紫檀木的消耗地。

17到19世纪是紫檀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时期,也是紫檀木作为染料在欧洲使用的时期。从1680年始到1882年止,紫檀染料提炼史长达约200年,究竟多少紫檀木因提炼染料而被消耗,并没有明确的统计。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8

图:紫檀富含色素可以提炼优质染料

笔者从印度研究者的文献中找到一些数据,可以反映部分情况。

1862年的一份资料记载,“1852-1856的四年间,马德拉斯出口的紫檀木总计179815英担,总价220983卢比。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英国、Indian French地区(法国当年在印度的殖民地)的港口、缅甸和孟加拉”。1英担约等于50.802千克,即1852-1856年出口量为9134.96吨。

1902年Gamble的《印度木材手册》记载,“截至到1882-1883年的五年时间,有12782吨出口到英国,1116吨出口到法国,1687吨出口到印度其它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的港口,总价值约55万卢比”。

这些数据仅来自于200年中的两个时间节点而已,绝大部分出口地都是欧洲,管中窥豹,不难想象出欧洲人当时所获取的紫檀木数量是多么庞大。

五个颠覆认知的紫檀真相-9

图:印度在打击盗伐和走私中缴获的紫檀木

我国对紫檀木的使用以清代康雍乾时期为高峰,尤其以乾隆朝为最。根据大清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统计,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乾隆时期内务府造办处共购进紫檀木约418.06吨,从乾隆元年开始至乾隆六十年间(1736-1795),内务府造办处共用去紫檀木约299.56吨。这个数量虽然也不小,但与欧洲相比微不足道,如按上方两个时间段中欧洲的引进量核算一下,欧洲平均每两个月获取的紫檀木,就相当于我国乾隆时期整个60年的官方进口总量。

1931年,日本人也开始进口紫檀木,主要用于制作乐器。也就是在日本引进期间,紫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划为濒危等级。

由上可见,紫檀的濒危主要是欧洲人提炼染料造成的,日本和我国均负有一定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


分享到:

热门精选